江门人才网>>江门资讯>>江门资讯
他要在田头尝尝江门的米——追忆袁隆平的江门往事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1046次 发布日期:2021年5月24日

  □文/唐达 毕松杰 任晓盈

    在全国上下“稻”别袁隆平的时刻,江门农业人把传承作为对袁老最好的纪念,追忆他在江门留下的足迹,对江门给予的期待,学习袁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江门农业人将不忘初心,扛起守护粮食安全的责任,为现代农业发展不遗余力,不负所望!

    头顶烈日直奔田头

    袁老的江门之行,是在2016年的7月盛夏。

    那天的新会三江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碧浪翻动。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站长黄成宜至今仍记得那天的情景,他回忆道:“那天袁老来到基地,一下车就直奔试验田,80多岁高龄的他头顶烈日,在田头查看杂交稻的长势,没一会儿就满是汗水了。”这一幕,让黄成宜深深感受到了袁老的敬业与热爱。

    在广大农业人眼中,袁老是带有“光环”的,可这次与袁老的接触,让江门人感受到了袁老的亲切。

    “试验田条件简陋,袁老仍说‘要在田头跟大家一起吃,尝尝江门的米、江门的菜、江门的鱼’。”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少强看来,袁老是“脚上带着泥土”的农民科学家,与广大农户、农业科研工作者“打成一片”,“是农业人学习的榜样”。

    “袁老是非常和蔼、风趣的长者。他虽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获得非常高的荣誉,但是与他交流,能感受到非常轻松和愉悦。”在黄成宜的讲述中,“和蔼”“风趣”“可爱”是他常用到的形容词。

    受邀检阅“仪仗队”

    2016年8月,袁隆平院士团队与江门农企正式签约。这标志着广东省首个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江门。此次签约的地点,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此时,距离袁老的“江门行”仅月余。

    “虽然我们只是来自基层的普通人,但袁老很热情、很重视,不仅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我们交流,还亲笔签署了协议。”郑少强记忆深刻。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研部经理王蒙也记得:“当时袁老早早就到了签约现场。可见他很重视,他躬身力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们由衷敬佩。”

    临近中午,袁老因工作安排先行离开,与大家一一道别后,大家回到了会议室继续就深化合作进行交流。此时袁老突然折返问道:“安排大家吃午饭了吗?”得到肯定答复后,才满意地再次告别离开。吃午饭时,袁老再次抽空与大家见面,与大家一起进餐聊天。

    这些细节,让郑少强倍感温暖,而让他更难忘的是,“袁老还邀请大家去他家”。那是一间不起眼的朴素的房子,周围是成片的杂交稻试验田。

    “你们记得去看看我的‘仪仗队’。”袁老的这句话,让郑少强非常好奇,当他带着疑问走向田头才发现,“袁老的‘仪仗队’其实就是一排排笔挺的试验稻”。

    把茁壮成长的稻谷称为“仪仗队”,听到这一满怀情感的称呼,郑少强说,“这既是袁老的幽默风趣,更是他对杂交稻、对农业科研的无限热爱”。

    题字一直写到自己满意

    江门是广东重要的产粮大市,拥有连片万亩的“广东第一田”。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以水稻为主题的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建设得到了袁老的关注。

    “通过院士团队,我们向袁老多次汇报江门水稻生产和中国农业公园建设的情况,引起了袁老的关注,更得到了大力支持。”郑少强说。2017年5月23日,“我们接到了院士团队传来的信息,袁老同意为台山中国农业公园题字”。

    23日当晚,郑少强与相关负责人连夜购买站票赶往长沙。24日上午,袁老听取农业公园建设汇报后,欣然提笔写下了“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当时袁老写下了很多张题字,觉得没写好就重写,直到自己满意。”

    如今,袁老所题写的“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悬挂在农业公园入口牌坊之上,体现了袁老的“江门情”,以及对江门的支持与期待。

   郑少强说,袁老给予了江门农业很大鼓舞,曾说“江门农业条件很好,政府支持,群众喜爱”“发挥研究团队的科技和智力优势,提升江门农业科技水平”“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很有希望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具有岭南、华侨、水稻等文化特色的中国农业公园”。

    “袁老对科研的专注、对农业的热情,以及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受感染,我们要学习好、传承好。”郑少强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江门要主动作为肩负起守护粮食安全的重任,作出应有贡献。

    “袁老把一生的精力都贡献在了田间地头,他的梦想也是每位水稻科研从业者共同的梦想。今后,工作站的科研工作者将以袁老为楷模,传承和发扬他专注且执着的科研精神,接力做好杂交水稻事业。”黄成宜说。

    “向袁老毛遂自荐”

    袁隆平追悼会确定时间刚对外发布,广东大海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岑文刚便和团队订了高铁票,风尘仆仆赶往长沙,送袁老最后一程。

    “不惜千里迢迢送别袁老,只因他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岑文刚和他的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农作物远缘杂交育种”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长达二十多年,却一直名不见经传。

    袁老在《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中曾经提出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构想。2015年,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成立水稻远缘分子杂交技术研究课题组,袁老担任组长,再次向世界难题发起挑战。

    “后来,我壮着胆,向袁老毛遂自荐。原以为会石沉大海,没想到袁老十分重视。”岑文刚清晰地记得那是在2018年4月21日——三亚国际水稻大会期间,“袁老利用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赶到我们在三亚的研发繁育基地实地考察。烈日之下,袁老一棵一棵仔细察看水稻材料。那种认真细致的科研精神,瞬间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当时,袁老高度称赞道:“好材料,杆子粗,穗头大,有前途。”次日,袁老再度邀请岑文刚的团队到他在三亚的基地里,在一棵树下席地而坐,仔细了解科研试验成果,畅聊科研合作细节。

    “更难能可贵的是,袁老后来亲自安排我们参加当年在长沙举行的国际水稻论坛,让我们有机会向全世界水稻育种学术界展现有关远缘育种技术的学术报告。”提起当时的场景,岑文刚仍感慨万千。

    此外,袁老每年还定期打一两次电话,关心了解岑文刚团队的科研进度,让岑文刚等人深受感动。

    2020年6月16日,岑文刚团队和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设台山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袁老多次派出团队专家指导试验;2020年9月29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驻江门,与岑文刚团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袁老更是发来贺信祝贺。

    “在台山试验基地,我们通过将当地一种耐盐碱强的海草的基因与水稻进行远缘杂种,提高其相应的抗性。目前试验情况理想,成功筛选出4种达到袁老定下标准要求的品种,即盐碱度大于千分之六,亩产超过300公斤。”岑文刚兴奋地说道。

    从“禾下乘凉梦”到“海面稻浪梦”,袁老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再次将目标对准耐盐碱水稻,努力将荒芜滩涂变为万顷良田。“很庆幸,我们在远缘杂种方面的成果,帮助耐盐碱水稻研究找到新的突破,不负袁老的期待和寄托。”岑文刚说。

    “在未来,我们会朝着他定下的目标不断前进,完成他的‘海面稻浪梦’,以此告慰袁老,不负袁老所望。”岑文刚坚定的话语,说出的正是江门农业人的决心。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钟建基  三审:陈淑婷 )


(信息收集:江门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俊才网® 版权所有
江门人才网专注江门人才,服务江门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江门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